虽然有众多的水泥包装机厂家,而我国现状的水泥状况一直处于上升趋势····
(1)产量持续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建设规模扩大,我国水泥工业发展很快。1978年全国水泥产量
6524万吨,2006年水泥产量12.4亿吨,其中水泥销售收人3217亿元,比上年增长22. 3 Yo,实
现利润总额150亿元,比上年增长89.9% ; 2006年水泥和熟料累计出口3613万吨,从1985年起我国水泥产量已连续21年居世界第一位,目前占世界总产量的48%左右。水泥产量的快速增长,从数量上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
(2)布局趋于合理
目前,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建有水泥厂。从布局上看,水泥的生产和消费主要
集中在东部地区,供需基本保持平衡,没有大量的调人调出,布局已基本趋于合理。
(3)结构调整加快
从20世纪70年代初研制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装备开始,在国家的推动下,我国水泥产业结
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1995年新型干法水泥的产量为2853万吨,仅占总产量的6 % ; 2000年
上升到7188万吨,占总产量的12写;2004年上升到3. 2亿吨,占总产量的33%;2005年产量
达到4.73亿吨,占水泥总产量的45%;2006年产量达到6.24亿吨,占总产量的50%,新型干
法水泥生产线达到700多条.目前,新型千法水泥发展已经形成了由政府导向、市场拉动、企
业自主发展的良好局面,对促进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4)规模生产扩大
经过20多年发展,水泥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一批大企业集团发展壮大,对提高我国水泥工
业的竞争力、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2000年,国家重点支持的十大
水泥企业集团产量合计2640万吨,仅占全国水泥总产量的4.4%。到2005年底,这一比例已
提高到15纬,其中安徽海螺集团产量已超过6200万吨.
(5)装备水平提高
水泥行业科研创新与技术开发能力不断提高,装备制造水平有了很大进步。目前日产
2000 t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装备已全部国产化;日产4000 t,5000 t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
装备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日产8000 t水泥熟料生产线和日产10000 t水泥熟料生产线已
经投产。工艺先进、技术成熟的大型国产化装备为加快我国新型干法水泥发展提供了技术保
证,同时也为我国大型水泥技术装备出口奠定了基础。
(6)效益同步增长
水泥行业实现了产量和效益的同步增长。60万吨以上规模企业的效益显著,占全行业的
73%,小型企业只占27纬。大型新型干法水泥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和技术经济优势得到了充
分体现,不具备经济规模和落后工艺的水泥项目已普遍不被认同。